湖北省風卷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

24小時服務熱線:87166845
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
聯系人: 許先生
手 機: 18062413380
電 話: 027-87166845
027-87990605
郵 箱: hbwhjf@163.com
傳 真: 027-87166845
地 址: 武漢市洪山區華師園北路18号光谷科技港4樓

當前位置:主頁 >> 新聞中心 >> 公司新聞 >>

弱電工程項目綜合布線估算方法和公式

弱電系統中線纜的計算是一門技術活,不是簡單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,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來套用,本篇文章分系統介紹弱電線纜估算方法。

一、綜合布線系統

1.1 水平子系統,線纜用量計算方法: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遠信息點水平距離+最近信息點水平距離)/2+2H(H-樓層高)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每箱線纜布線根數=每箱電纜長度/實際電纜平均長度

電纜需要箱數=信息點總數/每箱線纜布線根數

注:最遠、最近信息點水平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(IDF)到信息點的水平實際距離,包含水平實際路由的距離,若是多層設置一個IDF則還應包含相應樓層高度。上面的“電纜平均長度”計算公式适應一層或三層設置一個樓層配線間(IDF)的情形。

圖片1.jpg

1.2 主幹子系統,銅線纜用量計算方法:

n電纜平均長度 =(最遠IDF距離+最近IDF距離)/2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= 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每軸線纜布線根數 = 每軸電纜長度/實際電纜平均長度

n電纜需要軸數 = IDF的總數/每箱線纜布線根數

注:最遠、最近IDF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(IDF)到網中心主配線架(MDF)的實際距離,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設備間(MDF)的水平距離。

大對數電纜對數按照1:2(即1個語音點配置2對雙絞線)計算,并分别選擇25/50對電纜進行合理設計。100對大對數電纜一般不要選擇,因施工較困難。

1.3 主幹子系統,光纜用量計算方法:

n光纜平均長度=(最遠IDF距離+最近IDF距離)/2

n實際光纜平均長度=光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光纜需要總量=IDF的總數×實際光纜平均長度

注:最遠、最近IDF距離是從樓層配線間(IDF)到網中心主配線架(MDF)的實際距離,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MDF的水平距離。

光纖芯數、單模、多模的選擇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,則按要求設計,通用的選擇是6芯多模光纜。

二、有線電視系統

2.1 星型布線計算法:

此方法定義爲:所有的樓層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電間内,從每個用戶終端(插座)獨立敷設一根射頻電纜到相應的弱電間與分支分配器聯接。

水平部分電纜(通常爲RG6),線纜用量計算方法: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遠用戶終端水平距離+最近用戶終端水平距離)/2+2H(H——樓層高度)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3)

n電纜需要總數=用戶終端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用戶終端水平距離是從樓層分配箱到最遠、最近終端用戶插座的實際距離,包含水平實際路由的距離,若是多層設置一個樓層分配箱則還應包含相應樓層高度。

主幹電纜(通常爲RG11/RG9),線纜用量計算方法: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遠樓層分配箱距離+最近樓層分配箱距離)/2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電纜需要總數=樓層分配間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樓層分配箱距離是從樓層分配箱到衛星或有線電視中心機房(或延續放大器)的實際距離,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有線電視中心機房的水平距離。

2.2 分支器串接布線計算法:

分支器串接法布線通常分爲進戶線纜、水平線纜、主幹(垂直)線纜三部分。

A、進戶部分電纜:(通常爲RG6規格),線纜用量計算方法: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遠用戶終端距離+最近用戶終端距離)/2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3)

n電纜需要總數=用戶終端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用戶終端距離是從分支器到最近的一個終端用戶插座、最遠的一個用戶終端的實際距離。

B、水平部分分支電纜(通常爲RG11),線纜用量計算方法: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遠分支器/終端電阻距離+最近分支器/終端電阻距離)/2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電纜需要總數=水平電纜總根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分支器距離是從樓層分配間的分配器箱到最遠、最近分支器的實際距離,包含水平實際路由的距離,若是多層共享一個樓層分配器則還應包含相應樓層高度。

三、安全防範系統

3.1視頻監控系統

3.1 .1 視頻電纜計算方法:通常選用SYV75-5規格,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遠攝像機距離+最近攝像機距離)/2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電纜需要總數= 攝像機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攝像機距離是指從安防監控中心機房到離安防機房最遠、最近攝像機的實際距離,(注意樓層高度)。當有群樓的長、寬、與主樓(标準層)的長、寬有較大差距時,要求按照群樓、主樓分别計算實際電纜平均長度。

3 .1 .2 電源線纜計算方法:RVV2*1.0規格。

方式一:由于攝像機的分布較爲分散(尤其是群樓)。因此建議按視頻電纜長度的1/2~1/3計算。

方式二:按每8隻攝像機敷設一根電源線纜:電源線需要總數=(攝像機總數/8)*視頻電纜計算中的實際電纜平均長度。

3 .1 .3 控制電纜計算方法:(雲台+變焦攝像機),RVS2*1.0規格。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遠攝像機距離+最近攝像機距離)/2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電纜需要總數= 攝像機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攝像機距離是指從監控中心機房到離機房最遠攝像機、最近攝像機的實際距離,(注意樓層高度)。當有群樓的長、寬、與主樓的長、寬有較大差距時,要求分别計算實際電纜平均長度。

網絡攝像機網線的計算和綜合布線系統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

3.2 防盜報警系統

3.2.1 二芯報警線纜計算方法:

RVV2*0.5規格。

n線纜平均長度=(最遠報警前端設備距離+最近報警前端設備距離)/2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線纜需要總數= 前報警端設備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報警前端距離是指從安防中心機房(或報警鍵盤、擴展模塊)或到離機房(或報警鍵盤、擴展模塊)最遠、最近報警前端設備的實際距離,(注意樓層高度)。當有群樓的長、寬、與主樓的長、寬有較大差距時,要求分别計算實際電纜平均長度。

四芯報警線纜計算方法同上。RVV4*0.5規格

3.2.2 報警聯網總線計算方法:

由于報警聯網總線多數爲一根(或一路),少數爲兩根(路)或多根(路),因此要求按實際的總線路由計算。

線纜需要總數= 實際總線路由長度×1.1+ 端接容限 (米)

注:端接容限=總線上需要聯接的設備(通常是報警鍵盤、擴展模塊)數量 * 6

四、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

4.1 水平線纜計算方法:

水平部分線纜(通常爲ZR-RVS 2*1.0):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長水平距離+最短水平距離)/2+H (H—樓層高)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揚聲器端接容限)

n電纜需要總數=水平電纜總根數(即廣播分區數)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1:最長、最短樓層水平距離是從樓層弱電間到最長樓層、最短樓層的實際距離。

2:若在一個樓層(即一個廣播分區)需要有兩個揚聲器回路,如酒店的客房(或辦公樓的辦公間)與公共走廊需分爲兩個回路,則上述的“電纜平均長度”應分别計算,然後再計算出“實際電纜平均長度”,并要注意此時的“水平電纜總根數(即廣播分區數)”需“加倍”。

3:揚聲器端接容限=所測量水平距離樓層的揚聲器數量*(客房或辦公室取9,走廊取6);

圖片2.jpg

4.2 主幹電纜計算方法:

廣播主幹線纜(通常爲ZR-RVS 4*1.0),線纜用量計算方法:

n電纜平均長度=(最遠樓層分配箱距離+最近樓層分配箱距離)/2

n實際電纜平均長度=電纜平均長度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6)

n電纜需要總數=樓層分配箱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樓層分配箱(廣播分區)距離是從樓層分配箱到廣播中心機房的實際距離,主要取決于樓層高度和弱電井到廣播中心機房的水平距離。

五、多媒體數字會議及擴聲系統

由于本系統設備種類繁多,連接線的類型也多,但數量(長度)并不長,因此本系統的線纜計算方式,建議按照輔材的方式進行報價,并按系統設備總價的1.5~2%計算。

數字會議系統專用聯接電纜應另行報價,計算數量爲數字會議控制主機到放置主席機或代表機的實際距離*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3)。

六、樓宇設備監控系統

監控點到DDC箱的各類線纜計算方法:

通常有RVV2*1.0、RVS2*1.0、BVS2*2.5、RVVP2*1.0、RVV8*1.0(用于DDC箱到設備配電箱)等規格。

n線纜平均長度=(最遠監控點距離+最近監控點距離)/2 +H(H—樓層高度)

n實際線纜平均長度=線纜平均長度×本DDC監控總點數×1.1+(端接容限,通常取3)

n線纜需要總數=監控點總數x實際電纜平均長度 (米)

注:最遠、最近監控點距離是從DDC箱到監控點或監控設備的實際距離。各種類别的線纜應分别計算。

DDC箱安裝在被控設備間内,如冷熱源機房、空調機組、新風機組等設備間,則冷熱源機房内的“實際線纜平均長度”可按15米計算(但要注意監控冷卻塔的DDC安裝位置);

空調機組、新風機組等設備間内的“實際線纜平均長度”可按10米計算。